第六届"华文作为第二语言之教与学"国际研讨会开幕仪式
2020年9月8日 黄循财部长线上致词
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董事主席
何品女士
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院长
符传丰博士
各位专家学者、老师、教育部同仁,
大家早上好!
1. 我很高兴能为第六届"华文作为第二语言之教与学"国际研讨会主持开幕仪式。
2. 由于疫情的关系,这次的研讨会在线上举行。
3. 我非常感谢出席会议的海内外主讲嘉宾。因为时差,这个时候是一些海外学者的休息时间,感谢你们与大家分享最新的语文教育研究。
4. 新冠疫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改变,而教育也不例外。
5. 学校教育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因此在今年年初,当许多国家的学校因为疫情而关闭停课时,我们仍然努力在保持安全的情况下开放学校。即使进入阻断措施阶段,我们还是通过居家学习,确保学生没有失去学习的机会。
6. 在此,我要感谢所有站在前线的教育工作者,是你们的努力,使我们学生的学习受到最少、最小的影响。
居家学习将成新常态
7. 新冠疫情的发生提醒了我们,教育需要适时的改革。
8. 我们应该使居家学习成为学校生活的一部分。
9. 居家学习刚开始时,老师们的确有些不适应。他们需要学习用新工具、新手段备课,需要付出更多辛劳关注学生的学习。面对这些挑战,老师们坚持探讨新的方式,以让学生能继续学习。
10. 例如:有老师为了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利用自己录制的视频给学生及时、有针对性的反馈;还有老师为了鼓励学生多接触华文,收集了许多好的华文材料和节目,放在网上资料库与学生分享。
11. 在居家学习期间,学生反馈说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进度学习,也可以在私下向老师提问,而且比较没有压力,充分发挥了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12. 当然,我们也认识到,居家学习无法完全代替学校。学校里有老师、有同学、有面对面的交流与互动,以及价值观的传承与引导。这些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都非常重要。
13. 根据我们累积的经验,较明智的做法是让居家学习结合课堂教学,使它成为一种学习常态。
14. 例如:学校每两周有一天居家学习日,并且能有比较宽松的安排,给学生一些空间,让他们探究科目之外的课题,主导自己的学习。
15. 疫情的发生,给了我们新的挑战和使命。希望老师们能发挥教学创新精神,积极结合线上的特点和线下的优势,为我们的学生创造更丰富的学习体验。
学习母语打好基础
16. 当然,就算没有疫情,教育也必须不断进行适时的改变,母语教育也是如此。
17. 与过去相比,现在有更多接受双语教育的家长。他们的孩子在家中的语文环境不再像从前许多家庭一样,偏向于使用母语。
18. 因此我们这些年来不断做出各种调整,通过不同方式积极推动和鼓励母语学习。
19. 我们特别重视学前教育阶段的学习,因为幼年是接触语言的最佳时期。教育部幼儿园在学前阶段就开始教母语,每天一小时,几乎全年不间断,让孩子通过儿歌和游戏等学习华文。我们也设计活动,让幼儿以华文跟家长交谈,让语文的学习走入日常生活。
20. 从小学阶段开始,我们也为不同母语程度的学生推出计划,给他们学习上的辅助,以及发挥语文潜能的途径。
21. 对于华文程度较弱的学生,我们推出较适合他们学习步伐的基础华文等课程,通过简单易懂的教学内容,让他们逐步建立对掌握及使用华语的信心。
22. 另外,从明年起,所有小学将提供母语辅助计划,让学习能力较弱的小三学生以小班的形式学习华文。这项计划将在后年进一步扩大到四年级。
23. 对于华文程度较强的学生,我们有语文特选课程,不仅鼓励他们达到更高的语文水平,也对文化、文学有更深层的认识与了解。
24. 为了更早地培养学生对华文与文学的热爱,并且提升他们的语文能力,我们更是在今年起,将原本只在初级学院开办的语文特选课程,扩大到中学阶段,在九所学校开办让中三学生修读。
25. 我们要继续栽培这些热爱华文的孩子。他们将来可能会在理工学院或大学,报读中文系或相关的课程。我们要鼓励他们继续钻研,在毕业后,成为新加坡的华文生力军。
26. 教育部在推动母语教学方面不遗余力,但语文的学习与使用并不限于校内,学生在校外,以及在毕业后,也可以不断寻求学习母语的机会,而且也会遇上要使用的情况。
27. 有些家长因为孩子对他们说学习华文不容易,因此感到担心,甚至希望孩子能够赶快华文考试过关,早日"脱离苦海"。
28. 我鼓励家长们不要灰心,继续支持孩子,鼓励他们努力学习母语,打好基础。日后无论是要继续学习提升语文能力,或是在工作上必须使用母语,都不成问题。
29. 我本身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因为父母在家都是以英语或马来语沟通,我接触华语的机会就是在学校。虽然学习华文对我来说并不简单,但我没有放弃,在华文课堂内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30. 因为这样,我无论是在中国与当地官员开会,在选区内与居民交流,或是像今天一样要以华语致辞,我在学校所打下的基础都发挥了作用。
教师的专业提升
31. 为学生打好基础,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落实教育部所做出的改变,能够让教育获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就是我们的老师。
32. 教师每一年有一百个小时的专业培训时间上培训课、从事教学研究,或是参加学习社群小组,进行分享与交流。
33. 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一向致力于提升华文教师的素质。这十二年来,推出了一系列的教师专业发展课程,包括语文教育研究、语文教育的教学学位课程、专业文凭班,以及有关教师素养和教学法的课程。
34. 这一次因为疫情的关系,教师无法到中心上课,教研中心的培训方式也做出了调整,包括把面对面的课程改为线上课程,确保老师获得需要的培训。
35. 在此,我要鼓励教研中心的讲师和特教们,在教育部推行教育改革中,探索新的教学法,协助前线教师更好的掌握线上及线下的教学。
36. 本届研讨会是第一次以网络方式进行,有将近八百人参与,包括海内外专家与学者,本地与国外的前线教师。
37. 研讨会的主题 "传承•引领:华文作为第二语言之教与学的趋势与展望",正是我们对华文学习的思考和期许。
38. 疫情的发生,让老师们有机会更深入地思考课堂学习与数码教学的关系。
39. 希望大家在这场研讨会中能相互交流,探索在教学上如何持续创新,以更好地在数码时代中培养新时代的人才。
40. 在此,我祝愿研讨会成功举行,大家满载而归。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