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报业控股华文媒体集团主管李慧玲女士,
推广华文学习委员会文化组组长尹崇明先生,
教育部课程规划与发展司统筹司长冼健豪先生
教育部课程规划与发展司(母语处)司长王梅凤女士,
推广华文学习委员会秘书长林美君博士,
各位媒体朋友,各位校长,各位老师和同学:
大家晚上好!
一、开场
衷心感谢大家出席“与声剧来”中文广播剧创作比赛的颁奖典礼。这项比赛由推广华文学习委员会和电台UFM100.3联合举办,今年已经迈入第八个年头。过去几年中,这一比赛及相关的工作坊和培训营等活动都取得了很好的反响。
二、活动回顾
说到广播,有些人马上会联想到“收音机”。线上同学们,有谁听过这个名字吗?可能不少同学对此有些陌生。过去,在资讯科技还不发达的年代,用收音机听广播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时代的变迁,收音机渐渐消失,但广播因其特有的魅力在今天仍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广播剧就是这种魅力的一个体现。虽然没有画面,但广播剧依靠音效、背景音乐和演播人员的精彩演绎,将听众引入想象的空间,沉浸在声音的世界里。“与声剧来”就借助广播剧这一媒介,为我们的小小剧作家们,提供了一个发挥创意的空间。
- 广播剧创作学生工作坊 & 广播剧创作比赛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与声剧来”系列活动有所不同。我们可以用今年广播剧创作的主题,“ 变”、“争”和“网” 来概括。
所谓“变”,指的是我们的活动形式因应疫情和阻断措施所带来的变化而适当改变。我们无法像往年一样走入校园,开办学生工作坊。因此,我们改为线上举办,让广大同学在专业剧作家的指导下学习和尝试创作广播剧,鼓励同学们踊跃投稿,参加比赛。
所谓“争”,指的是今年的参赛作品题材多元,富有创意,可谓百花争艳。这次的比赛吸引了来自全国56所学校的982位学生投稿,参赛学生横跨中学、高中、初级学院和理工学院。参赛作品高达396份,创下历年来的新高,整体质量也有所提升。
除了“变”和“争”,这次比赛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网”。在今天这个网络时代,很多作品都融入了与科技和网络有关的内容,也因此显得更加生活化,更富有社会意义。比如,《抖音危机》就以时下年轻人最喜爱的“抖音”(TikTok)为题材,以祖孙二人为主人公,讲述孙子利用“抖音”为婆婆的鸡饭摊带来生意,最后让婆婆也开始学习玩“抖音”的故事;《出路》则讲述了传统小贩改变原有模式,接受数码转型计划的故事。除此之外,《AI VS 人类》、《一网打尽》等作品都以未来世界的科技进步作为题材,展现出同学们对科技发展的想象。这些作品富有创意,充满惊喜,让我们看到新一代年轻人眼界和知识面的宽广。
为了让这些优秀作品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不仅会将作品制成广播剧,也会把“与声剧来”的资源设计成教学配套,在今年九月的全国中学华文教师研讨会上发布。我们会把这些资源推广到学校,为华文教学提供更多的支持,也让更多的学生能以有趣的方式来学习华文华语。
- “小小剧作家”工作坊
本次比赛参赛作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比以往有很大提升, 我们能看出同学们都下了不少功夫。很多作品内容丰富,情感真切自然。经过几轮的筛选,评委们最终评出7个 “优秀剧本奖” 和5个“创意剧本奖”。稍后,大家将有机会看到根据7个“优秀剧本奖”获奖作品改编的广播剧。接下来,在7月到8月之间,这些作品也会通过UFM100. 3向公众播出。在这里,我们先向各位获奖的同学表示祝贺!
为了进一步发掘小剧作家们的创作潜力,我们特别在5月21日和28日为本次比赛的30位获奖学生举办了“小小剧作家” 工作坊。经过专业剧作家的指导,这些同学的剧本创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他们也为获奖广播剧编写了续集。我们会从中选出两个制作成广播剧,也会在8月份通过UFM100.3播出。
- 广播剧演绎培训营
有了优秀的剧本,还需要播音员赋予它们生命。广播剧的配音,不是单单照着剧本念而已,它需要播音员通过语气和语调把情感传递给听众。为此,我们与专业人员合作,为热爱用声音来表演的学生开办广播剧演绎培训营。今年的培训营反响相当热烈,在报名截止之前,名额就已经满了。培训营的参加者对培训都非常满意,一致认为培训的内容很精彩,让他们对中文广播剧的演绎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有的同学还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分享了培训心得,感谢培训团队的精心准备,让他获益良多。
在培训营里,参加者除了学习正音和咬字的技巧,也从电台主持人的分享中了解到如何加强表达技巧,如何用声音进行表演。
- 教师工作坊
要让学生积极参与,离不开教师的支持与引导。作为“与声剧来”的配套活动,我们主办的教师工作坊向来深受教师们的欢迎。今年我们为教师们举办的两场线上工作坊,为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广播剧创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教师们在工作坊上踊跃发言、互相切磋,为教学打开了新的思路,也更明白如何调动学生的感知,引导学生发挥创意。
三. 总结与展望
“与声剧来”比赛和相关活动为喜欢广播剧创作及演绎的学生提供了展现才华的平台,也让来自不同学校、志同道合的学生得到了互动交流的机会。我想用今年比赛的主题:“变”、“争”、“网”来鼓励所有的学生:不管疫情给你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改“变”,我们都相信你们一定能挣脱它带来的局限,努力“争“取学习的机会,善用科技和“网”络确保学习不受任何阻碍!
未来,我们希望能继续激发学生创作广播剧的热情,能够听到更多学生创作的广播剧作品。我们期待,在来临的教师研讨会正式发布“与声剧来”的教学配套时,能了解一线的老师能如何使用学生创作的作品进行教学,鼓励更多学生在这条道路上勇敢追梦,跟我们肩并肩,一起推广华文华语的使用。
四.致谢
最后,我代表推广华文学习委员会,以及联办方UFM100.3,感谢所有参加本次颁奖典礼的出席者,感谢同学们的踊跃参与,同时感谢新加坡报业控股的大力协助!让我们共同努力,推动华文华语的学习与使用,让我们的下一代“爱上华文”!
谢谢!